2012年公务员片段阅读考前训练(一)
2021-09-06 17:39:57 | 来源:中青公考

  2012年公务员片段阅读考前训练(五)1、“怒发冲冠”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而辛弃疾却唱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文人将帅,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让人们读到了他们的心声 和抱负,惺惺相惜,不免就要和他们“同流合污”起来,心底里徒生出一番忧国忧民的伟大志向来。

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岳飞等爱国将领让人敬仰

B. 古代文人有着豪放的爱国情感

C. 我们能从作品中读到作者的心声

D. 文人相帅的爱国义气让人心生共鸣


  2、我国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有些领域处在世界先进地位。我们做到了“书同文”,却远远没有做到“语同音”。要使国家现代化,语言统一这一关还没有过去。有的地方教学用普通话,出了学校用地区方言;有的地方在公共集会用普通话,回到家里用地区方言。福建省与台湾省仅一水之隔,但是台湾推行国语(普通话)比 福建省成效显著。台湾同胞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比较快。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语同音”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B. 很多人在私下场合不使用普通话是造成我国达不到“语同音”的原因

C. 普及普通话任重而道远

D. 普及普通话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3、返美之前,我观赏了不少的古迹名胜,登峨眉、下三峡;和弟妹长姊们回到了一别35年的故乡,投宿在我祖先耕耘过的镇安场,那里地近刘家湾。暮霭中古墓累累,夜闻林竹萧萧,声如泉涌,独坐窗前,久不能寐,我有一种凄凉而又甜蜜的落叶归根的感觉。古语说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返美之前的行程

B. 阔别故乡之久

C. 浓浓的乡情

D. 刘家湾的萧索景象

  4、投机的政客,一般不会去读亚当·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也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干部们从书中读到了“黄金屋” ,还是“颜如玉”?从书中读到了历史的重托、社会的责任、人民的疾苦,还是仅仅是装潢门面、做做样子、附庸风雅?这些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

A. 干部读什么书关系重大,反映了他们的志趣、官德和为官素养

B. 投机的人往往不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C.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是干部提升修养和作风的好书

D. 干部们应该承担起社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


  5、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 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了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

下列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 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 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 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2012年公务员片段阅读考前训练(一)及答案解析

  1.D

  (中青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例举了岳飞和辛弃疾这两位豪放派文人的代表作品节选,接着写到读了这些句子“让人们读到了他们的心声和抱负,惺惺相惜”也会像他们一样“心底里徒生出一番忧国忧民的伟大志向来”,即文人相帅的爱国义气让人心生共鸣。C项表述过于概括,没有聚焦到爱国文人这一关键词上,予以排除。所以选择 D选项。


  2.C

  (中青解析)本题属于主旨题。文段阐述了普及普通话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普及普通话关系到现代化建设,说明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却远远没有做到‘语同音’”,说明还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即“任重而道远”。所以选择C选项。A项和D项仅概括了一个方面。B 项不是本段的主要意思,予以排除。所以选择C选项。


  3.C

  (中青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抓住作者写作的中心思想即可正确作答。“我有一种凄凉而又甜蜜的落叶归根的感觉”正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厚浓郁的感情。所以选择C选项。


  4.A


  (中青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将投机政客读书的偏好作为反面典型,以此来反衬在作者心目中,我们的干部在读书上应该是什么样的。文段用了两个疑问句:“从书中读到了‘黄金屋’,还是‘颜如玉’”说明读书能反映干部的志趣;“从书中读到了历史的重托、社会的责任、人民的疾苦,还是仅仅是装潢门面、做做样子、附庸风雅”说明读书 反映干部的道德和素养。所以选择 A选项。虽然其他选项的表述本身是正确的,但都没有把握住文段的中心思想。所以选择A选项。


  5.D

  (中青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由文段可知,转基因作物有两大特征,一是带有能够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二是这种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是由其他外来基因移植的。结合选项,只有D项理解全面,A项“因环境影响”没有提到,B、C项都嫌片面。所以选择 D选项。

THE END责任编辑:amy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青公考”的文章,版权均属中青公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报考遇到难题?
在线客服随时为您答疑解惑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全国分校和学习中心

满足不同区域学员学习需求

中青名师+教研院专业研发人员

让学员学习更有保障

培训学员10万+

精品培训,通过率高

Copyright © 2025 ZQGK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中青公考(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6050491号